百舸爭流創輝煌,砥礪奮進新時代
1999年,榕城福州,福建華夏高級技工學校(以下簡稱華夏高技)應時而生。2002年,美麗的鷺島廈門,華夏技校整體搬遷至此,開始扎根于經濟特區。2018年,一座占地180畝、按照現代化、信息化標準建設的校區在漳州臺商投資區拔地而起,配備專業實訓中心、標準教室;配備溫馨、舒適的師生公寓;配備現代化圖書館、閱覽室、室內體育館、400米標準運動場等全套完整生活和學習設施。在各級領導和家長的肯定與支持下,學校規模不斷發展壯大,一路從一般校、達標校、省級重點校到高級技工學校,現今又往技師學院方向奮進,已成為廈門乃至福建省知名的技工院校,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均居于全省技工院校前列。
辦學二十多年以來,華夏高技始終傳承著“樹德為本,技能立身”的精神,以高水平的教學質量、嚴格的管理、優異的成績,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佳績。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學校”、“清海杯--黃炎職業教育優秀學校獎”、“廈門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等。如今,帶著輝煌成績,她如一朵奇葩帶著新時代的嶄新面貌,在廈門經濟特區這片熱土上傲然而立。
銳意創新育雛鷹—教學特色
教學理念的革新、與市場的精準接軌,是多年來華夏學校致力追求的核心。
近年來,學校在全省職業院校率先實行“四個對接”,即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以此撬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幼兒教育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立、休閑體育校企合作共同體成立、烹飪專業訂單式培養模式設立、工業機器人專業的開辦等,無一不在推動著學校的辦學形成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局面。
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企業標準的引入、教師下企業實踐等一系列的舉措,都體現出學校“產教融合、工學結合”一體化改革落到實處。
學校推行“一系一公司”運行模式,引進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進校對接,開辦校企共建班、校企訂制班、校企冠名班等辦學模式;例如學校與上市公司北京金信潤天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新華三集團共同建設新華三網絡學院(H3C網絡學院)和H3C認證授權考試中心,打造計算機網絡應用(云計算、網絡安全)范圍內的特色專業;與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軟件公司,同時也是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企業的東軟集團合作,共同打造計算機廣告設計方向上的特色專業;還有與官健體育、官愛(廈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休閑體育服務專業等,共同打造專業人才,一條龍培養職場精英之路。
學校還采用自建或引進的形式,試點組建專業對口企業,引入工作室,融入教學環節,努力使專業在校內建立相應的對接企業,例如,將汽車“4S店”、健身工作室、附屬幼兒園等開進學校。“在教學中就業,在教學中創業”,真正實現為學校、學生、企業三方架起橋梁,做到校企合作無縫對接。
二十年砥礪磨一劍—桃李芬芳
二十年砥礪鍛造,只為鑄成一把“專制培養高質量、高技能人才特色”的利劍;利劍出鞘,而今鋒芒已露,人才培養質量躍升。
質量的躍升,讓華夏高技畢業生成為就業市場上的搶手人才。在每屆畢業生中,幾乎每一位學生均有2~3個崗位可供選擇,當中不少是來自于小金星、廈船、華電、盛元、廈工、元翔等大型知名企業。學校幼兒教育專業每屆300多名畢業生基本一天內被用人單位“搶光”,用人單位基本為二級以上幼兒園。
辦學20年以來,學校為各行各業培養了近2萬名中、高級技術技能人才,其中70%以上的學生扎根廈門就業、創業,為福建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辦好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同時,華夏高技近年來還積極拓展辦學功能,面向社會開展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使優質資源輻射更廣,最大限度的服務社會。
躊躇滿志新時代—贏在未來
隨著中國(福建)自貿區、海西經濟區的確立,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加大,打造“人才培養的升級版”越來越成為社會共識。站在時代新起點,華夏學校將辦學定位于“以舉辦高級技工教育為主,著力打造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同時學校立足新的起點,向更高的目標奮進,爭創技師學院,躋身福建省一流技工院校行列。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華夏人帶著“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自信和豪邁,堅守著“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使命,躊躇滿志,將再展宏圖、譜寫職業教育新的華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